
建校歷史知識
1817年在比利時法語區(qū)列日市成立列日大學,是第一所由國家資助的公立法語國際性大學,是歐洲最早成立的、公立高等學府之一。建校兩百多年來,已發(fā)展成為一所學科齊全、以先進嚴謹?shù)膶W術(shù)教育和一流科研水平而著稱的世界一流綜合性大學。列日大學和德國亞琛工業(yè)大學以及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都是ALMA大學聯(lián)盟的成員之一。列日大學在2017年慶祝成立200周年。
如今列日大學在比利時的3個城市中有4個校區(qū)和10所學院,為學生們提供學士、碩士和博士的專業(yè)課程,有38門本科課程、93門碩士課程及18門博士課程。學校除了本科學位用法語來授課以外,為外國留學生們提供用英語授課的碩士課程,讓學生們不用學法語也可以申請讀用英語授課的課程。建校多年以來學校培訓出很多優(yōu)秀的校友,在校友中有不少幾位獲得諾貝爾獎,有當科學家、教授、企業(yè)家、音樂家等知名人物。
列日大學在國際活動方面上很積極,不止與來自世界不同國家的600多所高等教育機構(gòu)成立了合作關(guān)系,為學生們提供出國留學和獲得雙學位文憑的好機會。列日大學還是瓦隆-歐洲大學院聯(lián)盟和EQUIS(歐洲管理發(fā)展基金會)的成員之一;學校還參與管理學、經(jīng)濟學、心理學、哲學、太空航天領(lǐng)域、天文學等領(lǐng)域歐洲和國際多項重大研究計劃。列日大學與中國淵源頗深。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在1943年列日大學得文學、哲學博士學位。1978年6月5日,比利時列日國立大學校長厄米爾·貝特教授就曾率該校教授訪華團一行12人訪問北京大學。在中國科學院里有多位院士榮獲列日大學授予的榮譽博士或者理士學位。中國的多所知名大學與列日大學長期互訪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學術(shù)關(guān)系與友情。比利時列日大學成立了首批孔子學院。
城市簡介
列日,是比利時列日省的首府,是比利時法語區(qū)的第三大城市。
地理位置
位于比利時東部默茲河與烏爾特河交會處、鄰近比利時與荷蘭的邊境。
城市氣候
屬于溫暖帶氣候。在一年中經(jīng)常降雨,年平均降雨量為827 mm。年平均氣溫為9.8°C左右。全年中,4月降雨量最低,為57 mm。6月的平均降雨量為78 mm,為全年最大。氣溫最高的月份是7月,平均氣溫為17.5°C左右。最低氣溫月份是1月,平均氣溫為2.2℃左右。